在“看报表、靠经验”的传统模式下,银行难以真正把数据变为战斗力。而Smartbi AIChat,正通过“懂业务、可落地”的Agent能力,深度嵌入银行一线业务流程,助力管理提速、营销提效、风险前移。

 

 

三大业务实景演示

Smartbi  AIChat落地银行一线业务

 

以下是Smartbi AIChat在银行典型业务中的真实应用场景,涵盖管理层、支行行长与客户经理三类岗位,展现其如何以智能问数赋能业务、提升效率、预判风险。

 场景1、总行管理员:盯核心指标,也盯“集中度风险”

上午刚开完全行经营分析会,董事长一句话点出了本月重点:“盯住存贷款结构变化,尤其是重点客户的集中风险。”

作为总行管理人员,立刻打开Smartbi  AIChat平台发出查询:

“目前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分别是多少?同比、环比呢?”

“对公转贷款余额情况,较上年末的净增额和增长率是多少? ”

“统计单一客户在本行所有贷款余额总和,取 top10,输出客户号、归属支行、贷款余额。

几分钟内,数据、图表和结论呈现,他迅速发现风险,及时发起排查。AIChat让管理层决策从“等报表”变成“即问即得”,响应更快。

场景2、支行行长:追踪开户留存,优化拓客节奏

为了打赢“开门红”这一仗,某区域法人行行长一早就在盯客户拓展和存款留存。客户拓得多不代表能留得住,这是他最关注的部分。

他在Smartbi AIChat里发出提问:

“统计某区域法人行开户日期为2025年3月的新开户的个人客户存款余额?  ”

“按全行统计某区域法人行2025年2月、2025年3月银行高代发客户的资金留存率及环比增长。高代发客户指本月代发金额超2w。”

数据一出,他立即察觉3月新客户留存下滑,高代发客户开始“只代发、不沉淀”,迅速部署回访。借助Smartbi AIChat,查数比对随问即得,营销决策更有底气。

场景3、客户经理:锁定流失风险客户,开展精准回访

陈经理是某区域支行的明星客户经理,但最近她有点烦:几个代发客户突然不太活跃,微信推送也没什么反应。

她打开Smartbi  AIChat,试着问了两句:

“筛选代发金额超2万但存款留存率低的客户以及联系方式。”

“筛选代发金额超2万但手机银行登录次数低、未绑定微信银行的客户以及联系方式”

系统迅速识别出一批“高代发、低活跃”客户,她立即制定回访计划。过去靠经验,现在有数据支撑,Smartbi AIChat让客户经理从“事后救火”转向“事前干预”,省力又高效。

 

 

 

三步建设法

打造银行专属智能问数平台

 

能实现上述智能能力,并非一套“通用BI+AI工具”就能达成。Smartbi结合多年行业经验,打造了“三步建设法”,帮助银行构建真正可交付的智能问数平台。

Step 1:构建指标体系,数据先对齐业务

银行经营复杂、指标繁多,必须以战略目标为牵引,梳理出覆盖全行重点业务的指标体系,构建起“战略—业务—数据”的三层映射结构。

例如:

  • 存贷管理场景,聚焦“日均余额、净增额、同比环比增长率”等关键指标;

  • 客户运营场景,重点关注“客户留存率、资金沉淀率、代发客户增减”等数据;

  • 风险控制场景,需明确“贷款集中度、客户风险等级、逾期率”等风险指标。

     

10001.png

 

通过这一体系化设计,打破各条线“各算各账”的局面,为全行智能问数提供统一的业务语言和标准口径。

 

Step 2:搭建指标模型和数据模型

基于上一步形成的指标体系,进一步搭建覆盖核心业务的数据模型和知识图谱。

具体包括:

  • 指标模型层:定义原生指标(如“贷款余额”)、派生指标(如“留存率”)、维度拆解逻辑(如“按客户类型/时间/支行”)等,支持灵活组合;

  • 数据模型层:整合存款、贷款、客户、交易等多源数据,实现结构化建模,提升AI可理解性;

  • 知识图谱层:整理同义词(“留存率”=“资金沉淀率”?)、问法样例、业务术语定义等,训练AI更“懂行”。

     

10002.png

这一层的核心,是让AI真正具备理解业务语境、准确映射数据逻辑的能力,让“自然语言提问”成为可能。

Step 3:建设企业级智能问数平台

基于统一入口,Smartbi AIChat构建出面向不同角色、覆盖多业务的智能问数平台:

  • 管理层:获取全行关键经营数据,如存贷款规模、资金集中度、风险预警等,辅助制定宏观决策;

  • 支行行长:聚焦支行客户增长、存款留存、重点客户画像等,精准识别问题,制定区域营销策略;

  • 客户经理:可按客户特征快速查询留存、登录、行为偏好等信息,定制回访计划与产品推荐策略。

     

10003.png

通过平台建设,银行将实现从“人找数”到“数找人”的飞跃,让数据成为主动发现问题与推动业务的核心驱动力。

 

 

Smartbi AIChat

用Agent能力重构银行“用数”方式

作为国内最早将 AI Agent 技术深度应用于商业智能的厂商之一,思迈特依托在银行智能分析领域十余年的深耕积累,推动 Smartbi AIChat 快速落地各类业务场景,构建起“懂业务、可落地、可交付”的完整能力链,目前已在多家银行上线智能问数平台,从概念走向实战。

Smartbi AIChat之所以能在银行一线迅速打开局面,背后是技术先进性与行业贴合度的双重保障。在 IDC 最新发布的《2025 中国 GenBI 厂商技术能力评估》中,思迈特在 7 项平台技术能力中总分第一,金融等重点行业能力维度满分充分印证了 Smartbi AIChat 在智能分析落地方面的领先水平。相较仍停留在“谈方案、讲技术”的厂商,我们已率先实现银行智能分析平台的批量交付与落地。

Smartbi AIChat依托Agent 技术及成熟的行业方案,帮助银行打通从提问到洞察、从指标到行动的完整链路。

 

 

 

  • 自然语言提问,决策不再靠经验

只需一句“涉农贷款增长趋势如何”,系统即自动调取相关数据、绘制图表并给出变化原因,实现从查询到归因的一步到位。

  • 智能预警机制,风险早知道

系统可实时监测大额贷款、异常资金流动等关键指标,识别出还款异常客户,自动预警并生成处置清单,风险应对更主动。

  • 业务人员也能用,门槛低效果好

不懂SQL、不熟字段也无碍,客户经理输入“代发工资留存率”,就能查明客户流失、生成分析报告,数据应用不再依赖分析师。

Smartbi AIChat让数据从“后台静态展示”走向“前台智能互动”,真正成为银行一线的“数字员工”。

 

Smartbi AIChat像是一位真正“懂银行”的智能助手,以Agent技术为内核,它不仅能理解业务语言、快速响应分析请求,更将数据的价值从“后台支持”转化为“前台战斗力”。

在当前增长承压、风控趋严的环境下,谁能率先激活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选择Smartbi AIChat,就是选择了一把开启智能决策新时代的钥匙,助力银行抢占行业制高点,实现真正的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