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以“数字化”为核心基因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数字化转型的道路,而企业的财务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当其冲地就是作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应该如何合并。
一、传统的合并报表体系需要变革
传统的合并报表体系,主要的关注点在于披露对外信息,提升报表出具的自动化水平和速度,同时要满足内控对财务数据可靠性的要求,增强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1) 准确、合规
首先,建设合并报表体系要基于会计准则,体现合规性要求;同时,加强整个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范围内外报表和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
(2) 自动化、时效性
利用自动化、规范化的系统来合并处理报表以减少人工操作和人工失误,提升时效性。
(3) 清晰、透明
制定清晰、透明、可控的合并流程,提升企业的管控效率,使得从单体报表到合并报表的全过程清晰可追溯。
二、数字未来的合并报表需求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更加充分地去挖掘和利用数据,这就使得企业对合并报表体系的需求呈现出了三个新的趋势:
1、场景拓宽
从以前的定期报告到实时化出具报告。传统的合并报表体系一般要求的频率为每月合并,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存在越来越多需要不定期出具报表的情况,甚至有时会要求实时动态地提供相关信息。
从主要关注结果信息到同时关注过程信息。报表一般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都是业务活动的结果,但是我们难以以单一的结果去推定整个业务过程的全貌。所以,需要用会计报表去连续地披露整个业务活动的信息,才能使得作为结果的价值信息与作为过程的业务信息动态融合。
2、诉求增加
从主要满足对外披露需求到需要兼顾满足内部管理要求。对于外部会计来说,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要是按照股权投资关系来进行的。但是内部管理上,可能就需要将一个大企业集团按区域、行业、产品等多维度去进行管理和分析。
从关注企业内部信息到同时关注企业外部信息。大数据时代,需要财务部门从“幕后”走向“台前”,不仅仅只提供事后的财务数据,也要结合企业外部的数据和信息,做好事前的预算管控和规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敏捷化
敏捷化包括产品部署架构的敏捷化和持续满足多元化业务需求的敏捷化。未来,企业会持续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和多变性,灵活的云原生、微服务化、容器化的系统部署方式,是赋予企业敏捷应对能力的重要方式。而合并报表系统也需要通过各项功能的细化与模块化,建立起业务与财务的桥梁,灵活承接前端多元化的业务需求,支撑前台业务的快速变化及创新迭代。
三、大环境变化催生新一代合并报表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开始“云办公”、“线上经营”、“智能化制造”、“无接触生产”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既是疫情倒逼加快数字化转型的结果,也代表了未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同时,“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大智移云物”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量变引起质变,即从过去的信息化飞跃到了现在的“数字化”。
财务报表合并作为企业命脉数据的汇聚点,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公开披露的法定要求,更应当勇于迎接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以企业的核心数据为基准,发挥报表数据在多场景、多需求的导向作用,建立敏捷可控的新一代合并报表平台,为企业数字化的财务管控和持续经营拔得头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