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易员在收盘后核对当日巨额成交记录,发现屏幕上的资金数据尚未更新,导致结算金额出现  重大误差……  
    - 生产晨会上,厂长拿着过时的库存报表部署任务,导致生产线停工待料……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过时、滞后的数据就是最大的成本。它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生产计划混乱、错过市场机遇。如何才能让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人面前?只需在Smartbi用好刷新策略,就能轻松应对数据更新场景,让老板为你的效率点赞!  
   
一、常见刷新方式详解 
1、刷新方式 
 
 
 
 
刷新效果  
 |  
 
主要触发方式  
 |  
 
刷新行为/技术  
 |  
 
典型应用场景  
 |  
|---|
  
 
 
 
 
打开报表自动加载  
 |  
 
自动触发   
 |  
 
初始化加载  
 |  
 
所有类型的报表,提供首次展示的数据。  
 |  
  
 
 
手动点击工具栏刷新  
 |  
 
手动触发   
 |  
 
初始化加载、按需刷新  
 |  
 
参数变化后、自助报表动态切换查询等。  
 |  
  
 
 
挂载的大屏定时刷新  
 |  
 
自动触发   
 |  
 
定时轮询  
 |  
 
监控大屏、实时看板、领导驾驶舱等需要动态更新的场景。  
 |  
  
 
  
   
(1)打开报表自动加载  
       默认情况下,在用户在报表界面交互时会自动触发刷新,无需点击,打开报表自动加载报表样式及数据。  
       优势: 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操作步骤,智能联动。  
       缺点:报表内容较多时,默认自动刷新需等待。   
       设置入口:  
       1.默认规则优先读取系统级设置,如部分报表需要单独配置刷新方式,可在对应报表设置入口进行调整。  
       2.报表级别中“系统默认值”为【运维设置-系统选项】中对应资源类型的刷新设置。  
 
 
 
 
资源类型  
 |  
 
系统级  
 |  
 
报表级  
 |  
  
 
 
即席查询  
 |  
 
 
  
温馨提示:新/旧即席查询共用该三项系统级别刷新配置  
 |  
 
当前仅介绍新即席查询和新透视分析刷新设置入口。  
 
  
 
- 打开时是否刷新:打开资源时是否自动刷新;
  
- 修改时是否刷新:增减字段时是否刷新;
  
- 切换参时是否刷新:增减参数、修改参数时是否自动刷新;
  
  
 |  
  
 
 
透视分析  
 |  
 
 
  
温馨提示:新/旧透视分析共用该三项系统级别刷新配置  
 |  
  
 
 
仪表盘  
 |  
 
 
  
 |  
 
 
  
各项刷新适用场景可见:仪表盘基础功能  
 |  
  
 
 
电子表格  
 |  
 
 
  
 |  
 
 
  
 |  
  
 
 
Web电子表格  
 |  
 
 
  
 |  
 
 
  
 |  
  
 
  
   
(2)手动点击工具栏刷新 
       除自动刷新之外, 用户想要等所有设置(增减字段、修改参数等)完成后,再统一主动点击"刷新"按钮来更新数据,可以通过简单调整刷新设置来实现。   
       优点:用户主控,资源消耗小,简单直接。  
       缺点:可能忘记刷新,无法获取即时变化。  
       设置入口:同上文(1),按需勾选“不刷新”。  
   
(3)挂载的大屏定时刷新 
       常见于可视化大屏设置频率较高(如每10秒、30秒)的自动刷新页面,方便管理人员实时监控。  
       优点:数据时效性高,营造实时监控氛围,助力快速响应和决策。  
       风险:需平衡刷新频率与系统性能,避免前端过度加载。  
       设置入口:         
 
  
2、缓存说明 
       Smartbi默认开启系统缓存用于提升性能和稳定性。故在数据刷新流程中,缓存的状态直接决定着返回业务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其中,缓存对象的有效性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即当缓存池中的对象数量达到上限时,系统将移除最早缓存的对象。此后,对该数据的请求因缓存未命中将直接访问数据库以获取最新结果。  
      因此,针对不同的数据更新频率,建议采用不同的缓存设置策略。  
 
 
 
 
更新频率  
 |  
 
缓存策略  
 |  
 
适用场景  
 |  
 
设置入口  
 |  
  
 
 
数据集级别  
 |  
 
报表级别  
 |  
 
系统级别  
 |  
  
 
 
 
 
极少更新  
 |  
 
使用缓存或预缓存  
 |  
 
实时性要求不高、大数据量复杂查询等需长时间加载的报表  
 |  
 
初始化状态,各数据集的缓存默认读取“系统配置”。  
 |  
 
初始化状态,各报表的缓存默认读取“系统配置”。  
【温馨提示】  
 
 |  
 
使用系统默认配置启用缓存:  
 
  
 |  
  
 
 
按日或定时更新  
 |  
 
定时清空缓存  
 |  
 
日报、统计数据分析结果等周期性更新的非实时数据报表  
 |  
 
数据模型:  
可配置缓存有效时长,功能介绍详见:缓存设置  
 
  
旧数据集:  
 
 |  
 
配置数据集级别缓存方案即可在报表生效。  
 |  
 
系统内置有计划任务每日“清空业务数据高速缓存”:  
 
  
【温馨提示】  
“清空业务数据高速缓存”并非清除系统所有缓存,不等同于“系统运维-清空缓存”,如需定时触发清空系统缓存可自行按需配置新脚本。  
参考案例:任务脚本 - 计划任务清理系统缓存 (含接口缓存内容说明)  
 |  
  
 
 
实时更新  
 |  
 
禁止缓存  
 |  
 
实时要求极高,需要每次查询获取最新数据的报表  
 |  
 
数据模型:  
 
  
旧数据集:  
 
  
参数缓存:  
公共设置下的参数可单独设置缓存,当需要每次查询获取最新数据的参数默认值、备选值等时,可禁止指定参数缓存。  
 |  
 
基于数据集创建的报表,配置数据集级别缓存方案即可在报表生效。  
新即席查询:  
来源于数据源时才有“缓存策略”配置项,来源数据模型取决于数据模型缓存配置  
   
电子表格/Web电子表格-SQL查询:  
 
  
   
 
  
 |  
 
一般不建议全局禁止缓存,从保障服务器性能角度考虑请谨慎开启  
数据集缓存:  
 
  
   
参数缓存:  
系统级别禁止参数缓存需在【系统选项-高级设置】中配置PARAM_AUTOCACHE=false  
 
  
【温馨提示】  
该设置项常用于使用模型参数的报表查询获取最新筛选项列表。但为系统设置,会对所有参数生效 ,如存在参数备选值的SQL语句执行查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时将影响查询性能。  
 |  
  
 
 
调试或开发手动更新  
 |  
 
手动清空缓存  
 |  
 
报表调试开发阶段,过程中随时按需手动清理  
 |  
 
数据模型:  
仅清空指定数据模型的缓存  
 
  
 |  
 
电子表格:  
常用于系统数据集修改后缓存未及时更新  
 
  
 |  
 
清空缓存包括数据缓存与操作缓存:  
 
  
 |  
  
 
  
   
二、选择建议 
 
- 不要为了"实时"而"实时":评估业务场景的真正需求选择合适频率。如一份给老板的年终总结报告,完全不需要禁止缓存去每次都刷新实时数据。
  
- 避免"小马拉大车"进行高频刷新:测试系统性能和数据库压力限制支持的最低刷新间隔,评估硬件资源配置及系统承载能力。
  
  
结语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而刷新机制就是输油管道。选择合适的管道,才能让数据的价值高效流动起来。  
       合理运用Smartbi刷新策略和缓存设置,能让数据像水流一样,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顺畅地流向需要它的人,从而高效完成工作,深入理解业务需求,完成赋能业务发展。这才是让老板眼前一亮的真正价值!  
       你的行业还有哪些有趣的数据刷新场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恭喜你已阅读完全文,来做做题巩固下学习内容,答题可赢取麦豆哦——>点击领取任务  |